第796章
秦亮立刻抬眼看去,不禁笑了一下。他拿起一枚铜钱在手里反复察看,正面铸着四个字「晋国通宝」,反面两个字「壹文」、上「00」下「1」的阿拉伯数字版号。他又在手心里试了试重量,分量是足的,大概比较差的魏五铢重一倍;因此中间的方孔很小、不再像魏五铢一样大得像个铜圈,做工也很美观,上面还有花纹。拿起这枚铜钱,人们应该立刻便能感受到,晋王国铸钱满满的诚意!
面值一文、非五铢,是当时秦亮与马钧、相国府属官们一起商议的结果。秦亮不想再用重量单位、去定义钱币,所以提出了「文」的单位,这也不是他原创、唐宋明清都用文,只不过魏朝人还没使用。单位都不一样,所以晋王国现在的换算规则,是一文新钱、抵十株旧钱。旧钱只认魏五铢与魏小钱(毕竟还是魏朝天子治下),不认汉五铢,什么吴国的大钱当五千、更加不认。
质地并非普通的铜,而是黄铜。当时马钧提出,把铜矿与益州药金(炉甘石)一起炼制,可以获得黄铜;实际上黄铜里面,小半含量都是锌,可以大量节约铜矿。于是秦亮采纳了马钧的主张。
世人可不管铜钱里面的铜含量如何,这黄灿灿的颜色光泽极好、仿佛含有大量真金似的!定能让世人接受。
秦亮把手里的铜钱放进了袖袋,点头道:「卿等干得不错,此乃一功。」
钟会道:「仆等所为大王之事,皆是本分。」
朱登也附和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过此言也只能朱登说,他是晋王宫的官,钟会属相国府、名义上还是朝廷官府。
秦亮说道:「圆、方、厚的尺寸,以及重量都要固定,今后每一批铸钱都照此标准,不得变来变去、朝令夕改。卿等拿去给陈长史看看,回头再议。」
「仆告辞。」朱登揖拜道。钟会也执拱手之礼,但没有要走的意思。
------------
第六百九十七章 冥思其间
钟士季上前,沉声告诉了秦亮一件事:「卢钦到了洛阳,并未前来拜见大王,却先去了孙太尉府上吊唁。」
秦亮目光上移,用随意的语气道:「卢家与孙家都是幽州范阳郡人,本是同乡。」
不过以前没听说,卢孙两家有什么来往。毕竟卢植曾是名满天下的经学大儒;孙礼原先只是个处境狼狈的武夫,别人救了他的性命之后、他把仅有的家产都送了,在士林也只能算是附庸风雅。以前卢家人可能根本看不起孙礼!
反倒是孙礼在做扬州刺史时,征辟过一个卢家旁支的人、叫卢方。秦亮也认识那卢方,除了会卜卦,没看出有什么才干,却被孙礼重用为治中从事;但两家的关系,似乎也仅限于此。这会卢钦主动去孙家吊唁,多半是因为秦亮的关系。
钟会可能想暗示,卢钦是个钻营之辈!但钟会做事、妙就妙在这里,他只说事情,并没有要左右秦亮判断的意思,即便谗言、也不会让人不悦。他没有评价卢钦,什么都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
但秦亮并不在乎卢钦的作为!卢钦那样的人、与放羊者张华是不同的,只要卢钦愿意接受征辟、公开表达卢家的立场,对晋王宫就有了好处;管他是出于什么考虑,还要求那么高做什么?
「范阳郡正是以前的涿郡,确是同乡阿。」钟会面带笑意,接着揖拜道,「仆也请告辞了,这便奉大王之意、将钱币送去相国长史府。」
秦亮拱手还礼。待钟会的背影到了西厅正门时,他又不禁侧目看了一眼。
钟会出身太好、做校事令肯定不合适,司隶校尉监察官员,倒好像挺适合钟会。但秦亮当然不会让他做司隶校尉,因为司隶校尉不仅可以监察官员、也能调动司隶的人力物力,在洛阳属于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东汉权臣梁冀,权势滔天、随意就杀皇帝,最后就栽在没能控制司隶校尉。
包括文钦也是如
此。在文钦落魄逃亡之时、得到过秦亮的救助,他应该不太可能反对秦亮。但秦亮目前仍旧不会把文钦、用在要命的位置上,爵位食邑赏赐倒不会亏待了他。因为文钦是谯郡人,就是曹家夏侯家的老家;当年曹爽对文钦百般纵容,主要也是这个原因。
东宫永安殿正殿里,那座高高台阶上孤零零的宝座、是皇帝或皇太子坐的地方,给秦亮的印象很深!正殿里没有人,反而让秦亮感觉到了某种危险的气息;可能是因为、当时秦亮正好在想,有很多人都栽在了最后一步!因此秦亮目前仍要谨慎走稳。
每日下午,秦亮依旧去阁楼椒房引炁。一直到十一月底,引炁已折腾了半个多月,效果其实不太明显!但又似乎有点感觉。垄上公言,前些日子都是在引炁,是为了让秦亮的炁体显现。
终于到了察觉的阶段,垄上公一面激发的秦亮炁体,一面让他抛除杂念、集中注意于体内。
秦亮不思考问题的时候,却很容易会想到那些白的、红的意象,甚至仿佛在黯淡光线中看到了虹色细小柔软的不规则小颗粒,有时还能想起玄姬的音色、细致到她换气的声音。幸好察觉炁体没那么神奇,垄上公显然不知道秦亮在想些什么。
不过察觉的时间极长,秦亮会用各种各样的姿势坐、或跪坐,唯独不能躺。他没法睡着,又无事可做,所以并不会一直有杂念,仿佛从无聊、来到了昏昏沉沉的状态。
他开始有一些奇怪的感受。比如忽然发现,自己在这间椒房的场面、已经经历过了!不是昨日的经历、也不是月初的经历,而是在某个遥远的时刻经历过!
秦亮偶尔也有过类似的感觉,走到一个地方、便觉得当时的事已经做过,这应该是心理学范畴的情况。但此时的感觉
又不一样,便是更加强烈、更加笃定!
那种似曾相识的感受,并非事情本身,而是一些细节,包括对光线、景象
的真切感受。而且平常出现这样的感觉、只会是偶尔不经意之间,可能过几个月一年都不会再发生;但如今秦亮是不断地产生如此念头。
他甚至听到了某种真切的声音,「哗、哗……」有点像遥远的水流,但是更加细腻流畅。
秦亮忽然回过神来!刚才那种感觉、声音全都消失了,而且他想要回味时,竟然想不太起来了。明明还记得大致发生了什么,但那种细腻真切的感觉已然消失不见,而且无法回忆。
他甚至怀疑,记忆是不是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式?为什么自己能想起、昨日在现实中的所有感官,却不太能记起刚刚发生过的细节?
秦亮的情绪也有点变化,开始设法对垄上公描述自己的感受。默默陪在门口的吴心,也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这样的心情,就好像孩童对周遭的感官、什么都有新鲜感,所以很容易憿动。秦亮也隐约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官,所以觉得新奇。
垄上公长呼一口气,欣慰道:「大王的炁体果然很强,这便是冥思!」
秦亮道:「我进入冥思和察觉了?」
垄上公的反应迟钝,愣了一会才回应道:「渐入冥思,察觉先要找到冥思之道。今日便到此为止罢,明日老朽便告诉大王冥思心法,大王或许快要察觉了。」
秦亮这才稳住情绪,故作淡定地说道:「仙人是否需要休息几日?」
垄上公怔了怔,摇头道:「起初的引炁最难,老朽只能靠自身的炁体、为大王引炁,易发生混沌的散乱。如今只是激发,反倒没那么难了,只是要点耐性。」
秦亮听罢便道:「那仙人回住处好生歇息,若需要衣食用度、都可以告诉奴仆,不必太拘谨。」
虽然秦亮还没有察觉到炁体,但先前神奇的感受、已经鼓舞了他。他认为垄上公或许并未故弄玄虚,而是真的能察觉到一些奇妙的东西。
------------
第六百九十八章 第一场雪
一旦渐入冥思,之后的进展就很快。不到腊月,秦亮已可以入冥思状态,然后就能勉强“察觉”了!
于是垄上公再也没来过西厅里屋,他要先恢复一段时间炁、便准备辞行;因为只要秦亮开始察觉,接下来就能自行引炁、也能慢慢察觉到周围的混沌。
此番经历比不上穿越那么神奇。乃因聚集混沌的炁体、本来就存在于人们的身体里,随着出生和成长而渐渐形成;它不是灵魂,大概是一种物质,也可能是介于有和无之间的东西,至少还能叫人朦胧地理解。但这也比较新奇了,以前秦亮根本没想到,混沌是存在的、而非完全抽象的概念!
不多时秦亮见了陆凝一面,听说“张夫人”的身体又不舒服。陆凝也不知道原因,估计是南方人仍不适应洛阳的冬天。他从蜀地刚回到洛阳那天、潘淑来道贺没见着人,不过后来自然是见过面的。秦亮忽然来了兴趣,便又要亲自去见潘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