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穿越成宋徽宗公主》作者:蒿里茫茫

第864章

尽忠说:“我怎么不灵了?”

“殿下身边哪有个体恤她的亲人,现在成国长公主多跑几趟,有什么不好?”

仔细想想,尽忠就悟了。

殿下对成国有些千金马骨,做戏给别人看,展现她宽仁温柔的意味,但也不仅仅只是做戏。

她不是铁打的,她也不能无休无止在朝政和战争中翻滚。帝王有温柔小意的妃嫔和宠爱的儿女,她们都很弱小,他可以放心地休养自己的情绪,但殿下连这些也没有。

小曹驸马是很好的,可死人只能用来怀念,不能再给她安慰。

她对待那几位青年臣子的态度似乎是很亲昵的,偶尔也会言语间调情,像个真正的少女似的。

但殿下可能对萧高六完全放下戒备吗?

萧高六每天见了何人,去了何处,殿下都要掌握的。

殿下会对李世辅完全放下戒备吗?虞允文呢?

就连李纲,殿下私下里会夸他的忠诚和勇敢果决,可到了朝堂上还是要用各种小手段控制他。

不能真让他当上这个爹!

殿下总会有很多人让她感到很烦的。

又烦又恨,又恨又厌,必须调动起自己的心智去一步步除掉他们。

比起来这个姐姐只是觉得烦,心烦中还生出些温情,已经很难得。

时间一步也不停。

春日里监国长公主回到京城,一转眼满大街就开始卖起“磨喝乐”和“果食将军”了。

很受欢迎,不仅是汴京人爱买这个,契丹人也很爱买,有小道消息说张叔夜也给他儿子买了一套“谷板”,这东西是个浅浅的大木盒,很像盆景,里面铺上一层土,然后放置匠人做出来的茅屋和乡村的小物件,还要种些花木在里面,此时培养得正好,郁郁葱葱,很解压。

儿子说:“爹爹,儿都娶妻生子了,不玩这个啦!”

爹爹说:“我不是叫你玩这个,我是叫你学一学,将来送你去种地时你别一窍不通!”

“儿为啥要去种地?”

“就凭你上蹿下跳要联合你那些狐朋狗友一起参李纲,你爹就该送你去种地!”

消息不知真假,反正长公主有人情味儿了,主战派又被打倒了一大片,京城里沸沸扬扬争论了好几日,可气氛不沉重了。

马上七夕,大家都忙着给家里女眷筹备起彩楼了。

长公主既守孝又修道,但她身边还有许多小女道。

大家得了她的允许,就在艮岳寻了一处清净的院子,在庭院里搭建起“乞巧楼”,热热闹闹地开始准备各种瓜果、酒肉、笔墨和针线时,李俨忽然来了。

李俨的父亲李良嗣时不时在京城和真定往返,朝臣们依旧很厌恶他,但不敢招惹他。

而且大家觉得,这人不祥。

李俨脚步匆匆走进艮岳时,天色已晚,艮岳的大门将关,庭院里几个宫女正在吹奏《霓裳羽衣曲》,他这样一个半毁容的人就吓得几个宫女停了手中的笙箫。

过来蹭饭的李世辅见到他就很吃惊。

“有北面的消息?”

李俨说:“有,我父传信,我正为此而来。”

作者有话说:

第472章 第七十一章[VIP]

李良嗣是个三姓家奴, 汴京的相公瞧不起他,认为他是逐利的反复小人,女真的王廷对他看法倒还好, 不至于杀之而后快, 因为也没什么必要。

女真人敬重的是一等一的勇士,不是掮客。

但这世上不是只有汴京相公和女真王族两种人。

大部分人活在地上,吃五谷杂粮,喝河流中打上来的水,这些人心里没有那么多玄之又玄的大义,他们只看眼前。

一旦人看眼前,李良嗣就变得很让人喜欢了。

这人在北国有很多的亲眷, 亲眷又有亲友,女真人对他们没什么防备。

不可能防备, 他们看起来都是普通的狗大户,也在某些地方担任地方官, 官职不高, 在女真人严厉的目光下做得很好,地主知道按时交税, 还知道在交税之余和女真主官搞好关系。

女真人就觉得,要说狗贼, 只有契丹王族称得上狗贼, 普通的契丹老百姓很顺从, 没什么折腾的理由, 那这些乖巧的辽地汉人就更没有折腾的理由了。

他们都过得很好,也都和当地人打好了关系, 这关系像无数条涓涓河流,李良嗣就乘船在河流上经过。

他经过了, 就悄悄从船上伸出了手,同当地的女真人打交道。

那些女真官员多半是没有参加过去年对宋战争的人。

没有参加过自然是件好事,毕竟大金的王城那几日浓烟滚滚,焚烧尸体和殉葬奴隶的烟灰飘飘洒洒,飘出了几十里地。

就算是烧完了,外人再去时,屋顶上,脚底下,依旧有扫也扫不尽的灰。

那些站在火堆旁的人就等着将灰扫回去,学中原人找个地方埋了,他们转身时,背上背着同等分量的骨灰和赏赐。

烧成灰的人是再也回不来了,余生就只剩下淅淅沥沥的想念,想起来就哭一场,哭够了也将那人忘了时,他们总算是能捧着赏赐继续过他们的日子,那日子也和人尚在时不一样了。

可叫城外的人看到了,就很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