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他们两路夹攻幽燕,传闻大宋军马羸弱,还不如手下败将契丹能打,没有一个人怀疑他们回迅速拿下幽燕的十座军州。
再加上又是奇袭,速度是最重要的,所以阿骨打的这一路人马,所携带的军粮不多。分兵之后,更是带走了一大部分,宗望手里的粮食就更少了。
本来他们还可以洗劫一些不愿意撤走,也不愿意进城的汉人百姓,谁知道后来杨霖发了火,打了几个守将的军棍,宋军也开始强制性地坚壁清野,到处都弄不到粮食。
传令兵到了希尹的帐中,掀开帘子希尹正在手描一副易州山川地图。
“都统,二太子下令,让您领所部兵马去南边劫掠些军粮回来。”
希尹抬起头来,眉心稍微一蹙,军粮的事他早就想过了,确实只能去南边的大宋河东路抢一些回来。
不过这种紧要的时候,大宋背后疆域那么大,是当之无愧的大国,河东一带岂能没有陈列重兵。
想到自己这边的粮食越来越少,普通的谋克猛安还好,勉强有一日二餐,但是那些附庸军已经两日一餐了,就算河东有宋兵在,自己也必须去啊。
他轻轻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回去禀报二太子,我马上率军出发。”
完颜希尹走出大帐,他是都统,在女真中属于上层武将,已经是金国顶尖的人物。
在他手下,本就有七千的女真精兵,足足五十多个谋克。
谋克类似后世大明的百户,女真中每三百户为一谋克,四谋克为一猛安,每谋克有蒲辇一人、旗鼓司火头五人,其任战者仅百十人。
这些人就依附在完颜希尹的家族上,一旦完颜希尹战死或者获罪,他手下这些谋克也会被其他女真人瓜分、欺负,沦为二等的女真战士。
所以每一个女真大将手下的谋克,都是对他十分忠心的。
战鼓擂响,不一会就点齐了自己麾下七千女真精兵,还有四万契丹附庸军。
完颜希尹心怀忐忑,骑在马上面沉似水,就带着这勉强不到五万的军队,从易州大营出发,直奔大宋河东……
------------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万般算计都成空
易州城下,临时征用的一处靠近城墙的酒楼内,桌椅板凳都被推空,中间摆着一张大大的沙盘。
杨霖和易州周边守将十几人,围着沙盘指指点点,这一次手幽燕是寸土不让,几乎到处都有小规模的遭遇战,彼此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各有胜负。
杨霖环视一眼,在场诸将都有些疲色,为了鼓舞人心,他故作轻松一笑:“一见面就搏命,这仗打得损耗是大,但是你们都不要因此畏手畏脚。我们损耗大,鞑子损耗也大,我们背后是大宋,他们不过是区区山窝里的小部落。我们有千万的汉家儿郎,他们死伤个几万,背后的契丹人就敢造他们的反了。你们记住,我们不怕打持久战,没有任何一个异族番邦,能够和我们汉家王朝打持久战,他们没有我们的底蕴。”
众将一听,精神一振,这场仗确实有些残酷,但是少宰一说好像还真的在理。
如此持久战打下来,损耗之中大宋自己的造血功能,远远强于女真。
他们的精兵真的死的太多,又该如何弹压背后刚刚被征服的大辽广袤的国土上的契丹男儿。
要知道,契丹也号称马背上的战士,并不是一群羔羊。
兵源、人口、钱粮……这些源源不断的补充,足以让幽燕成为女真战争的泥潭,将他们困死在这里。
众将交头接耳,有些振奋的时候,一个小兵进来,抱拳道:“少宰,前方哨探传来消息,大批敌军聚集之后出太宁山,往南去了。”
杨霖和一众部将腾地一下,齐齐围到沙盘上,顺着目光望去,全都静默了。
“鞑子要下河东!”吴玠惊呼一声。
“他们远道来战,未见有粮草运到,我等又坚壁清野,他们的给养应该很难支撑他们南下入侵。如此看来,这支南下的金兵,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去河东未经战火的地方,劫掠粮草补给。”
“此言不差。”
……
杨霖频频点头,笑道:“无妨,朝廷派遣了二十万京营禁军,加上河东各州府的兵马,兵力已经是十倍于敌。蔡攸嘛……哈哈,打仗虽然不怎么样,我写一封信教他怎么办。无非是坚壁清野,固守要塞城池,一旦发现有女真小股部队落单,就从城中隔三差五出来打打围嘛,哈哈。”
杨霖是真的很开心,女真分兵南下,说明他们已经支撑不住了。
定然是军中的粮食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不然的话这里战事如此胶着,女真的兵力根本没有剩余,是一定不会分兵南下的。
帐中爆发出一阵哄笑,那蔡攸领兵来,自己却在大名府不前,已经成为了笑话。
幽燕诸将等着朝廷所说的二十万援军,等到花都谢了,也没见一个人影。
如今女真自己找上门去了,也算是这二十万友军,给自己分担了一些压力。
再想到少宰刚刚说的,女真人拖不起,现在看来已经出现拖不起的苗头了。
战争虽然依旧会残酷血腥,但是希望的苗头已经出现,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
俺们这些军将只需咬着牙再拖个把月,终将会把这群凶蛮,拖死在幽燕大地上。
杨霖心情大好,撸起袖子,大声道:“拿纸笔来,我亲自给咱们的小蔡相公写封信,手把手教他怎么打!他只需按着方子抓药,这一小撮女真病,保管是药到病除啊,哈哈。”
铺好纸笔之后,杨霖挥毫泼墨,写的洋洋洒洒,十分详细。
刚想让手下装好带走,但是转念一想,蔡攸这个人是个棒槌。
虽然这事简单明了,但是就怕他有其他想法。
杨霖叹了口气,把这封信扔到一旁,重新措辞写了一封。
这一封还是一样的内容,不过用词十分客气,甚至有些抬着蔡攸了。
不管内心多么看不起他,还是先哄着他打好这一仗再说。
蔡攸不管用了什么办法,他总是这二十万京营禁军的直接统帅,杨霖没有办法换将,只能是哄着他、指好路,用军功诱导,让这个人好好做好分内之事。
这一切都在诸将的眼皮底下,众人不禁暗暗赞叹,少宰身份如此显贵,和蔡攸他爹几乎平起平坐,为了军机大事,也不得不折节讨好蔡攸,果然是一片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