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杨迹执着地追问:“我梦里都说了什么呀?”
“……”
“怎么了?师父?”
“咳咳,为师记不清了,你去用早膳吧。”
萧凌云拂袖而去,生怕露出破绽,换了身白衣,简单梳洗后继续疗伤。
待好得七七八八了,已是午后,他走出院落,但见湖畔风和日丽,天水相接,波光万里,桃瓣飘飘荡荡,落在草丛里,落在芦苇间,落在湖面上,把湖水染成桃色,远远望去,瑰丽绚烂。
他第一眼就望见杨迹正坐在树荫下弹奏古琴,穿着件洗到发白的清灰旧衫,光影斑驳,打在他莹白剔透的侧脸,弹的是前几日他教的曲子,见他终于出来似是有些高兴,却没像往常那般跑来黏着他。
萧凌云知道他定是在想:你晨起时不搭理我,我也不想理你啦。
其实萧凌云性情温顺,从不打骂徒弟,连语气稍重都不曾有。只是这小孩有些患得患失,又是个倔脾气,再细微的情绪也会察觉,需要哄着。但他昨夜实在太累,暂不想说话,便慢慢踱步行至湖滨,借着潋滟湖光发呆。
他能感觉到杨迹在偷瞄自己,见他不理会,就故意清清喉咙,卷起衣袖,把古琴搁在膝上,抚琴动操,唱道: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之无死,问复能来。”
这是穆天子与西王母瑶池相会时,互诉衷情的歌谣。
古琴声清奇幽扬,动彻山谷,雀鸟闻声而来,在他身周盘旋,凤凰来仪,远处湖波漾漾,桃花盛开,香气缤纷,灵鹊跃到枝头。
萧凌云志趣高雅,精通音律,见此情景,凝在眉心常年不化的愁绪也有一丝融动,终是被他吸引过来,解下腰间宝剑,弹铗相和,歌曰: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杨迹与他相视而笑,又唱:
“徂彼西土,爰居其野。
虎豹为群,于鹊与处。
嘉命不迁,我惟帝女。
彼何世民,又将去子?
吹笙鼓簧,中心翱翔。
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歌声清扬,飞花满天,百鸟盘旋,琴剑和鸣。
晌午阳光温馨惬意,照得人暖意洋洋,一曲过后,杨迹早忘记早晨的不快,亲昵地靠在他肩头昏昏欲睡,萧凌云不动声色地调整姿势,让他枕在自己膝头小寐,闭目养神。
刚阖眼不多久,便觉下唇传来酥酥麻麻的触感,睁眼却见杨迹正躺在他的怀中,一边揉弄着他的唇瓣,一边出神地盯着他,不知在想什么。
萧凌云方寸大乱,正欲制止,抵在唇间的食指便移开了,杨迹认真问道:“师父,你为什么对我好?”
这问题他也曾问过,萧凌云随口就能绉出十几个理由搪塞他,便道:“因为你听话。”
“如果我以后不听话了,你还喜欢我吗?”
“……也喜欢。”
“为什么?”
“因为你是我徒弟。”
为人父母不能选择自己的小孩,但师父可以选择自己的徒弟,既然收为弟子,又怎会不喜欢呢?
杨迹听后,眼里便露出明媚笑意,端正坐起,缠着他兴致勃勃道:“师父,等我翅膀长大后,你走不动了,我便背着你飞过沧海,看看渤海之东是否真有归墟,还要飞到月亮上去,看看玉蟾之上是否真有广寒,好么?”
“为师为何会走不动?”
“因为我孝敬您呀!”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温馨和睦,师徒情深,萧凌云似是有所感应,不知怎的,再次叮嘱道:“徒儿呀,你自幼在师父身边长大,未接触过外人,待人从不设防,但为师不能永远陪着你,你要谨记人心险恶,无论遇到任何人都需有所保留,不可全然信任,明白吗?”
杨迹道:“师父为何不会永远陪着我?!”
萧凌云平静道:“哪有长大后还跟着师父的徒弟?你要报仇,早晚要入世的。”
“我!”杨迹欲言又止,赌气似的推开他,胡乱抚弄琴弦,惊飞了雀鸟,把周遭松鼠灵鹊都吓得逃窜远遁,复又下定决心,讨好地挨过来,说道:“师父,也许你会觉得我没出息。从小到大,你总在提醒我复仇,但我有时会想,报不报仇也不是那么重要,我并未见过父母,那些事已是模糊的记忆,是我自己命苦,每个亲人都会离我远去,所以我只想保护好您,既然师父不放心我入世,我们就留在天水湖边永不离开,不好吗?”
萧凌云道:“……你真是这样想?”
杨迹道:“嗯。”
他心念一动,正想告知真相,但见对面有人过来只好作罢。来的是侍女阑珊,对着他福了一福,禀报道:“公子,魔宫派人来了,帝君召见您。”
帝君何故突然召见?萧凌云余光瞧了眼杨迹,见他没什么反应,便摸了摸他的头,吩咐道:“你好生练琴,为师回来有话对你说。”
杨迹道好。
他边走边问阑珊魔君找他所为何事。
阑珊也不清楚,只道帝君似乎想重新启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