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来见白玉京 作者:摘下蒙面

第187章

大虞六姓子弟,跋扈难言,尤其是身在京中或读书,或操持六姓生意的子弟,有些甚至比皇子、公主还要来得更加蛮横,确实也可以筹谋一二。

司侯圭认真记下,离去。

司螭琼钓出一尾鳞青鱼,又有些无趣的将这尾鱼扔入水中。

他顺势躺下,躺在桂树下,半闭着眼睛看着天上的太阳。

太阳光影斑驳,透过桂树上的枝叶洒落下来,令司螭琼慵懒的打了一个哈欠。

“闹吧、闹吧。

闹得凶一点也好,最好谁都下不来台,这一桩可笑的婚事才好不了了之。”

傍晚时分,陈执安就又请街头的门房,前去归云室中传信,让沈好好早晨莫要来接他,他自宫中归来之后,自然会前来归云室。

第二日距离晌午还有一个时辰,刘公公就已经等在了佛桑街上。

陈执安与黎序时昨日去了一遭南城制衣的铺子,选了几种面料,订了几身衣裳。

只可惜定做的衣袍,没有三五日做不好。

于是陈执安又买了一套现成的,让那裁缝现场改,这才改出了一套堪堪能穿的。

此时陈执安身着一袭织云纹的长袍,袍角细密的银线刺绣,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腰间束着一条玄色嵌玉的蹀躞带,镶嵌着白色玉石,看起来并不张扬,反而令陈执安的气质多出几分温润来。

他长发束在脑后,随意落下,玉立的高大身姿如修竹一般挺拔清隽,再加上眉宇间的英气,深邃的眼眸……

确实是一位俊美的翩翩少年郎。

刘公公上下看了他一眼,满意点头说道:“陈大人如今也是悬天京中有声名的人物,自然不能如往日那般不修边幅,你看……好好拾掇一番,便是比起那几位享誉俊美之名的贵公子,也不遑多让了。”

二人就此入宫。

到了玉芙宫门前,就听到其中有许多笑声传来。

陈执安看上刘公公。

刘公公小声说道:“能被公主宴请的客人,都是些真正的贵人,陈公子去了可莫要唐突失礼。”

(本章完)

第89章 见了配剑女子,所以写诗

今日玉芙宫中有宴,就连入宫的关卡都多了三道。

刘公公带着陈执安一路前去玉芙宫,经历了三次讯问,刘公公每一次都仔细说明陈执安的身份,这才得以踏入玉芙宫中。

怪不得刘公公提前一个时辰来的,讯问的关卡最是浪费时间,二人来到玉芙宫前,时间已至晌午。

刘公公就此告退。

陈执安却被一位宫女带入宫中。

玉芙宫庭院中,六七座小亭里,已然都有了人。

这些人里有男有女,可男女大多并不混同,看这些人衣着华贵,一举一动皆有着极高的涵养,就知道这些人的身份在这大虞朝,必然是极高的。

庭中有女子正在弹琴,也有人正在作画,不少人煮酒饮茶,倒是颇有些唐宋时期的文人雅致。

陈执安被那宫女带到了最里头一个小亭中。

“公主吩咐了,陈先生暂且在这亭中休息,且先与客人攀谈一二,过一阵公主自会召见。”

那宫女说完,便径直离开了。

陈执安左右看去,却见这宽大的八角亭中,已然有一人铺上纸笔,正在写字。

这八角亭中写字的是一个年轻人,年岁大约不过二十左右。

他手中持笔,落笔写字,陈执安仔细看去,却不由眼前一亮。

只见此人起笔,笔落宣纸,墨痕初绽,其锋如剑,锐而藏锋,又如同蜻蜓掠水,涟漪轻泛,以笔墨洇染出一片空灵之境。

陈执安站在他身后仔细看了一阵,越发觉得这年轻人的行书,写的实在太好了些。

一场行书佳作,就如同一场无声之雅乐,令陈执安这个门外汉,都觉得超尘脱俗,直至这年轻人抬笔,陈执安都沉浸其中。

“这字,可真是极好。”他在心中赞叹。

那年轻人也似乎察觉到了陈执安的目光,不由转过头来。

二人目光碰触,那年轻人却轻咦一声,抱拳询问道:“可是澈衣郎陈执安陈大人?”

陈执安不由诧异的看了这年轻人一眼,回礼应是。

那年轻人脸上露出笑容来,道:“内务府中已经有了陈先生的画像,我恰好见过,所以便认出陈先生来了。”

“我名为裴休,乃是国子监四馆博士,主授笔墨一道……这两日也时常写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这一佳作,心中对于陈先生颇为敬佩。”

姓裴?

陈执安不由惊讶起来。

大虞重姓极多,就连大虞六姓中也有一门【太涿李家】,天下姓李之人更是多不胜数,比如北云李家也算是李姓大族。

可唯独裴姓,陈执安记忆里似乎从未遇到过,仿佛姓裴的,便只有大虞六姓中的【扶邶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