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最好每个教室还能配备一台收音机。
学习不是读死书。
开拓视野,接触外面的世界,同样也很重要。
而这个年代,最具有时效性,且也是最普通大众的传媒方式,可不就是报纸和收音机。
苏琬想的是,最好每周,每个年级班级,都能上两三节收音机课。
专门听收音机里播报的节目。
苏琬她们要给小山村捐赠学校。
这在整个庐县教育局引起不小的轰动。
尤其是伴随着这件事。
小山村前后两任留守教师,也被众人所得知。
一个是王老师,一个是秦禹。
得知小山村的村支书居然在那样情况下,还要给秦禹评优审核上打不及格。
庐县教育局领导们一致表示很气愤。
但却又没别的办法。
现在教育方面落后,是有目共睹,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
好多偏远地方,一个大班级,一两个留任教师,那都是再正常不过。
还有那些个村大队里的干部们指手画脚。
也是常有的事儿。
这年头,村委确实有点小权力在手里头。
俗话说得好,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说得就是像苏立文这种,一朝得势忘我,拿着鸡毛当令箭。
因为苏琬她们要捐赠小学。
刚开过周一例会的教育局,全局上下,再度开紧急会议。
势必要商量给出个合理方案。
毕竟白杨小学那边,孩子们都还在停课中。
苏琬的意愿是,那边学校建设起来。
除去教室、操场和图书馆外。
教师宿舍的条件,必须也得往好的安排。
以后就由县教育局,直接派人过去支教。
把小山村的学校,当成个试点来搞。
别再像之前那样,老师还得受各方管控,各种束缚多得很。
而且住宿条件恶劣的话,发放下来津贴,还不够紧巴着过日子的。
甚至下课放学后,老师们还得自己去山上劈柴砍柴,烧火做饭。
对于苏琬的诉求,教育局的领导们是深刻理解,并举双手赞同。
提高当下现有,尤其是偏远地区教师们的待遇,那是刻不容缓啊。
第460章 她的命咋那苦?
第460章 她的命咋那苦?
开会一上午。
教育局给出最后章程。
五万块。
要在小山村,建立一所小学、初中都有的学校。
辐射力包括小山村,还有附近几个村镇。
教师由教育局直接指派。
学校里,三层教学楼两栋。
图书馆、操场,教职工宿舍、学生都得有。
规划地皮,然后先把教学楼以及教职工宿舍建起来。
预计一个半月工程期。
得让孩子们尽快有学上。
至于铁柱、栓子、狗娃他们那二三十个原本就在白杨小学念书的本村学生。
全部由县教育局安排到红旗镇小学临时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