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60-70(49/65)

辽国使臣抵京的日子越来越近,皇帝和中枢重臣的表现就越兴奋。

朝中许多大臣不明所以,契丹人来京城从来没好事儿,官家和相公们这是怎麽了?被刺激疯了不成?

汴京的官员们不理解,抵达京城後的辽国使臣也不理解。

辽国这次的主使是林牙兴复军节度使萧禧,萧姓已经能说明他的身份。

林牙是辽国掌理文翰之官,乃是辽国枢密院的机要大员,辽帝这次派出的使臣很有水平。

来者不善。

萧禧不是第一次出使大宋,更不是第一次来到大宋境内。

宋人对辽人并不友好,朝臣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好吃好喝好安排,临走还要好声好气将他们送走,民间百姓却没那麽好说话。

宋室软弱,他们当街教训宋人百姓并不会有什麽惩罚,百姓骂也只敢私底下骂,根本不敢让他们听见。

实惠好处都得了,被宋人百姓骂两句又不会少块肉,骂就让他们骂呗。

在大辽最受欢迎的差事就是出使南国,汴京的繁华是他们大辽拍马也赶不上的,每次出使都让他们更加坚定拿下这片土地的想法。

见识过汴京之前,契丹勇士都觉得燕云十六州已经足够繁华富庶,见识过汴京之後,所有的契丹勇士无一例外都会选择要汴京。

可惜澶渊之盟後两国不再开战,即便要土地也只能一点一点的要。

宋室的皇帝只想求和不想打仗,要钱给钱要绢给绢,就是有一点不好,要土地的时候死活不答应给土地?

没关系,一次不行还有第二次,第二次不行还有第三次。

底线这东西是一步一步往後退的,关南十州大辽志在必得,如果还是先前那位宋帝,应该过不了几年就能拿到,可惜人早早就没了。

上次耶律梦龙带队出使却因为弑君谋反的意图暴露而被诛杀,不光命丢了还什麽好处都没讨到,消息传回大辽後陛下震怒,朝中人人自危,生怕不小心触到陛下霉头。

这次换成他萧禧出使南国,怎麽着也得让宋人吐出点好东西。

话说回来,他总觉得这次的汴京有点不对劲,宋臣以前对他们有这麽热情吗?

第69章

*

国丧已过,百姓从天子驾崩的悲痛中走出来,汴京城很快恢复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盛景。

皇位更叠固然重要,但是对百姓来说更重要的是柴米油盐,过了那个氛围後还是该干什麽干什麽。

参与爆破皇宫和检阅火炮的人迫不及待等辽国使臣抵达京城,只是下马威计划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大部分人只知道隔壁的糟心邻居又找到机会来汴京打秋风了。

这些年宋辽两国没有开战,民间的来往也逐渐增多,但是两国关系并没有比战时和缓多少。

萧禧带着随从走在大街上,路人看到他们的衣着直接退避三舍。

契丹商人来到大宋境内会换成汉人服饰,穿着契丹服饰装腔作势的大概率是代表辽国而来的使节团。

辽国使节团里没几个好人,他们惹不起躲得起。

萧禧:……

这感觉才对嘛。

萧禧昂首挺胸在街上闲逛,眼中带着志在必得的野心。

南国物阜民丰,汴京堆金叠玉富贵逼人,这麽好的地方没人不眼馋。

街上行人看着几个契丹人招摇过市低声暗骂,不知道这次这些狗东西又想带走点什麽。

自真宗皇帝和辽国签订盟约,宋辽两国的确没有再发生过战事,但是辽国隔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