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100-110(36/76)

有个状元朋友。

骄傲.jpg

他和小郎关系那麽好,小郎考上状元就相当于他考上状元,他都考上状元了还不能嘚瑟嘚瑟?

苏景殊:???

“这话可不能乱说!”苏景殊赶紧捂住庞昱那张乱说话的嘴,他爹和先生只说让他下场试试,他这秋闱还没考呢,怎麽到庞衙内嘴里就跟已经考上状元了一样?

有句老话说的好: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就算他们有冲状元的心思也不能说出来好不好?

谦虚,低调,安安静静的考,然後成绩出来惊呆所有人,这才是他们应该走的路线。

还没开始考就大声嚷嚷要考状元的都是炮灰,估计连进士都考不上的炮灰。

他不当炮灰,打死都不当炮灰。

庞昱眨巴着眼睛表示他听到了,直到明年春闱成绩出来之前他都不会再提这事儿,能不能把他的嘴巴放开?

保密,小郎要考状元这事儿要保密,他连他爹都不说,这样可行?

苏小郎感觉他的小夥伴有点靠不住,但是嘴巴长在庞衙内身上,人家想说什麽他想管也管不了,只能勉勉强强相信他。

不相信也没办法,他还能天天跟着庞昱不成?

庞衙内揉揉脸,压低声音小声问道,“小郎,你要不要写份行卷递给那些文坛巨擘瞧瞧?”

虽然秋闱还没开始,但是已经开始有人给他爹递文章了。

他爹好歹是正经进士出身,也是当过宰相的大臣,虽然如今退了下来,但是太师这个名号和宰相一样值钱,所以每次春闱之前都会有不少读书人给他爹递文章想得他爹青眼。

今年这秋闱还没开始就已经有人给他爹递文章,可见这场考试的竞争之大。

听说小郎的伯父被任为利州路提点刑狱,那已经是正四品的官,可惜利州路离京城太远,不然也能运作运作。

伯伯帮侄子扬名天经地义,看他家,庞迪有事儿就找他爹,理直气壮一点儿都不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小郎去麻烦他伯伯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苏景殊摇摇头,“太早了,等过了秋闱再说。”

提点刑狱主要掌管刑狱之事,掌察所辖狱讼直,兼掌举刺官吏。

他二伯这个提点利州路刑狱权利不小,从正五品升到正四品,虽然从开封府调到了利州路,但也算是高升。

据说是吏部看他二伯审案子有一手,所以特意挑了个提点刑狱的空缺给他好发挥他断案的才能。

任命下来後二伯特意到他家拉着他爹促膝长谈,兄弟俩说了什麽不清楚,反正他爹看上去跟小时候遇到最严苛的老师的他一样。

想跑不敢跑,顶嘴也不敢顶嘴,老师说什麽都只能听着,听完还得恭恭敬敬把人送走,人走了连抱怨都不敢,有人来问还得说老师骂的好。

老苏啊老苏,你也有今天。

咳咳,回归正题,其实过了秋闱他也不太想给大佬们递文章。

倒不是说这种给文坛大佬递文章搏名声的行为有什麽不好,而是他爹他哥名声太盛,他怕递文章只能起到反作用。

科举考试有锁宿、弥封、誊录等手段防止作弊,给大佬递文章只能搏名声,这个名声到殿试的时候才用得着。

能考中进士的大部分已有才名在外不在意这个,考不中进士的递了文章也没用。

且不说连进士都考不中会不会有大佬看中他们写的文章,就算剑走偏锋让某个大佬给看中了,没资格参加春闱礼部试也是白搭。

太学的直讲先生们各个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