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23/66)
如果不是因为怀疑柴王府,他爹也不会再把包公派出去。
太祖皇帝当年的确是抢了人家的江山,全天下人都知道柴王府地位超然,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轻易对他们做什麽,和柴王府相关的事情再谨慎也不为过。
没有足够的证据就动柴王府,他们老赵家得被骂的擡不起头。
而且他们现在的确没有足够的证据说襄阳王身後那人是柴王府的人,如果真的冤枉了柴王府,他们老赵家更得被骂的擡不起头。
祖宗犯的错他们这些後辈也要承担,毕竟江山都改姓赵了,能忍则忍,实在忍不了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包大人这次名义上是去青州给柴王爷祝寿,顺便代天巡狩视察青州军政,但是如果柴王府真的有古怪,他们肯定能察觉到包大人去青州是去者不善。
苏景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意思就是,登州反而没什麽重要的事情要干。”
“也有。”太子殿下拍拍小夥伴的胳膊,“登州通判暴病而亡,我爹觉得他死的蹊跷,登州可能也有古怪。”
苏景殊眼睛一亮,“也就是说,我要和包大人分头行动!”
第134章
*
京东路下辖十六州二军,治宋州,大致范围就是後世的河南和山东。
苏景殊看过舆图,他们从京城出发,抵达青州後继续往东走,穿过潍州、莱州才是登州,登州再往东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所以说,包大人到登州勘查边境海防军务纯属是没理由了硬加个差事,主要任务还是把他送去登州。
谢谢官家,谢谢包大人,谢谢同行的所有人。
眼泪汪汪.jpg
他到地方肯定好好干,鞠躬尽瘁死而後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百姓做主为大宋发光发热,总之一定对得起官家和包大人的良苦用心。
太子殿下费劲儿的把人从身上撕下来,“我知道你激动,但是你先别激动,事情还没说完呢。”
现在还不是激动的时候,正事说完再激动也来得及。
有句老话说的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总觉得小郎风头太盛不是好事。
虽然包大人有正经差事去登州,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那正经差事是凑数,如果不是要送某个要去登州上任的状元郎,登州的海防军务完全不需要动用包大人这个级别的重臣。
从青州到登州隔着潍州莱州足足两个州,路上的时间足够包大人把青州的军政财政民政各种事情查个底儿朝天。
他们小郎第一次当官就那麽大的压力,万一压力太大伤仲永了怎麽办?
不是他对小郎没有信心,他是真愁啊。
爹爹也是,看重可以悄悄的看重,弄那麽显眼干什麽?
要是他来安排,他只会不着痕迹的给他们小郎塞几十个大内侍卫当护卫,才不会大张旗鼓的把朝中重臣也派去同一个地方。
苏景殊的“就是就是”在听到“塞几十个大内侍卫当护卫”的时候戛然而止,他觉得“塞几十个大内侍卫当护卫”和“不着痕迹”完全不沾边,除非大内侍卫会隐身。
他觉得吧,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官家。
就算官家没有派包大人和他同去登州,他也没低调哪儿去。
先前已经出过风头,现在想低调也来不及了,他觉得他应该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感叹伤仲永。
提到伤仲永,话题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伤仲永的作者王安石身上。
官家喜欢苏子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