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0/49)
偏偏公主这话,正合方今要务啊。
高丽之战既是为大唐扫平东北边境之患,又是彰显天子权威犹在,更是为了实现太宗皇帝生前没能达成的夙愿。
那么公主在其中承担的责任越多,固然面临更多的危险,却也能恰逢其会地脱颖而出!
“老师。”
刘仁轨刚想到这里,就听李清月朝着他看了过来,眼神中满是“委以重任”的期待。
“上呈天子的奏表,告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这四处都督府官员的通告,以及给邢国公的书信,都劳驾老师一并为我掌眼了。”
刘仁轨拱手,“谨遵公主之命。”
这几封公文,真是没有一个是省心玩意!
结果刘仁轨随同李清月抵达此地书房的时候,就见公主还向他请教起了一个更加要命的问题:“老师,你觉得在写给我阿耶的家书之中,应该写些什么,才能确保能争取到一个官职呢?”
刘仁轨早知学生抱负,倒是没对此作出驳斥,而是在沉吟片刻后反问道:“以公主看来,您能争取到的位置是什么?”
李清月踱步到了桌案之后落了座,这才从容答道:“有一个人,顶着熊津都督的名号,本应该来到百济境内任职,但他却因为畏惧战事做了个逃兵。可如今百济叛军几乎被平定,这位昔日的百济太子已经没有用处了,那么,老师觉得——”
“我能不能去拿这个熊津都督的位置呢?”
熊津都督!
那是百济太子扶余隆被委派的位置。
当然,百济既不成国,也就自然没有了太子一说,那就是这位前太子逃避赴任,跑回了中原。
这件事或许在李治看来是喜闻乐见,却也恰好能在此时作为一个问责的理由,让这个位置被让出来。
只不过,熊津都督乃是熊津都督府长史的上官,也就是说,一旦李清月拿到这个位置,她就成了刘仁轨的上级,放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其实是有些怪异的。
但放在这位刚打了胜仗的公主身上,却又让人无端觉得并没有什么问题。
须臾之间,刘仁轨便已在心中做出了一番权衡。
他这个做老师的,或许打从五年前开始,定位就要更像幕僚。而如今,不过是要将其在名位上进一步框定而已。
他应道:“或许可以一试。”
只是要看看,陛下到底敢不敢破格到这个地步了——
十日之后,一封战报自海外传回了洛阳,辗转抵达了李治的案头。
第105章
就算没看到这封战报之中的内容, 在看到战报上写着熊津都督府来报的时候,李治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之前青州所发生的事情总有一点阴影, 同在此地的武媚娘就看见,李治伸向那封战报的手有一瞬的犹豫,这才将其打开。
他拆信之时随口说道:“按说, 熊津都督府那边也不该有紧急战事才对,怎么会在这个时候送上一封军报。”
高丽边境战场都还没有动静呢。
在安定和刘仁轨抵达百济之前, 刘仁愿和那百济叛军之间的情况尚算平衡,现在又多出了一路助力, 但凡百济叛军不傻, 就知道现在还不是他们要等待的动手时机。
那就不该有紧急军情可言。
武媚娘心中同样有这样的疑惑,所以手中动作不慢地拆开了阿菟专门写给她的那封信。
而后她就在此信的开头,看到了对她而言都有些匪夷所思的一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