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42/59)
国内的党项贵族贪心不足,朝廷征集不了第二个三十万,不成功便成仁,这次必须得打出功绩,否则太後在朝中更加难过。
梁乙埋深吸一口气,摆摆手让人将地上乱七八糟的东西收拾出去,再擡眼满目阴狠,“荔原堡有狄青,诸位觉得接下来打哪儿?”
大顺城三面环水,当年两代皇帝攻打都没能成功,先帝更是重伤而归,之後没多久就被霍天雕刺杀而亡。
他们要是能拿下大顺城,再多老贵族想跳脚也能拿战功敲打下去。
和大顺城相比,旁边的柔远寨更好打,但是即便打下来也没有拿下大顺城值得宣扬。
附近还有大义寨、淮安镇、东谷寨、西谷寨、业乐镇等好些城寨,大义寨和业乐镇形成掎角之势,是宋人环庆之地防御的大後方,绝大多数兵力都在那边,能绕开尽量绕开。
大军只有百日粮饷,这时候转去打别的堡寨城池已经来不及,必须在附近的城寨中选几个出来重振军威。
都能拿下再好不过,没法全部拿下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一个一个的打。
帐中将领面面相觑,让他们选他们肯定选柔远寨,先挑个最容易打的打下来,然後再讨论要不要接着打。
先前两代皇帝都没能攻下大顺城,他们哪儿来的本事去攻打?
荔原堡离大顺城只有二十五里,狄青要支援的话很快就能赶到,打柔远寨好歹有撤退的时间,他们选择活命机会更大的那个。
将领们心照不宣,但是回话不能这麽回,就算心里想的是先保住命再奢想军功也得用漂亮话做掩盖。
“国相,前方探子来报,柔远寨中只有五千守军。”离梁乙埋最近的将领硬着头皮站出来,“如今宋军重兵驻守荔原堡,不若出其不意进攻柔远寨。”
一来宋军刚打完一仗可能会懈怠,二来柔远寨与荔原堡距离足够远,等支援的兵马抵达时他们大概率已经拿下柔远寨。
他们三十万大军打五千宋军,柔远寨绝对撑不住。
哦,现在只剩下二十七万。
问题不大,二十七万大军也不是五千宋兵能抵挡的。
梁乙埋更想打大顺城立下不世之功,但是他也知道大顺城不好打,接连的败仗不允许他再冒险,这次得稳重求胜,“吩咐下去,明日一早兵发柔远寨。”
柔远寨、大顺城、荔原堡三城互为声援,其中大顺城才是宋人真正的防御中心,想用三两日的时间将城拿下几乎不可能。
柔远寨和荔原堡是大顺城两翼的防御线,柔远城向东直通大顺城,他先把柔远寨拿下,然後再从柔远寨攻打大顺城。
狄青在荔原堡又能如何,一个人还能挡住他三十万大军?
“废物!都是废物!”
梁乙埋想起狄青气不打一处来,刚扶起来的书案再次被重重掀翻在地。
当年霍天雕要是直接把狄青弄死现在哪儿还需要这麽头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就这还想造反当皇帝?
帐中的将领下继续低着头闭嘴当鹌鹑,直到梁乙埋骂够了让他们出去才松了口气,再听下去他们怕事後会被灭口。
大军集结的动静很大,西军的情报向来靠得住,这边梁乙埋要亲率二十七万大军进攻柔远寨的命令刚下来,那边环庆各州便准备好了反攻。
西夏国小人少凑三十万兵马都不容易,大宋那麽大的地盘可不是白来的,西北四十多万常驻军打不到兴庆府不代表打不到西夏境内,没道理-->>